「里海」源自日本,是聯合國大學與日本政府發起「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」的重要概念,是藉由人為的經營管理,來恢復漁業資源與生物多樣性,以達到人與海共存共生的目的,並促進整體海岸的永續發展。」
萬里蟹自2012年品牌成立,除了將漁業、餐飲業、觀光業與通路商的力量串聯起來,塑造萬里海蟹成為美食名物,也建立穩固的產銷系統,帶動地方人文觀光,並積極為捕蟹漁人發聲,使萬里蟹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海鮮品牌。
但在龐大市場需求與商機之下,海蟹資源是否受到威脅?產業發展與海洋永續是否失衡?近年持續關注海蟹產業,同時也是台灣「里海」概念倡議者之一的陳均龍,分享他對萬里蟹產業的觀察。
從小在基隆廟口長大,因父母在夜市擺攤賣炒蟹腳,深知螃蟹美味、也對螃蟹永續很有感覺。大學唸的是商學院,研究所轉攻海洋資源,努力以商業的思維與邏輯,來審視漁業資源管理的挑戰。
由於早年即在漁業公務機關任職,多次參與漁業相關協商,熟知漁民組織、保育團體與主管機關三方的主張與痛點,因此2016年開始投入海蟹研究調查,試著在科學研究與數據的支持下,找出海蟹經濟與生態永續的平衡點。
海蟹供給人們飲食上的營養與品味嘗鮮的樂趣,捕蟹產業也支撐了沿海漁村的產區經濟,若直接全面禁捕,不僅影響漁業經濟發展,更導致漁村沒落問題日益嚴重。因此,在海蟹資源仍未匱乏時,先一步做好在地管理,使海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。
在「里海」概念中、我們人們與海洋資源的使用本來就不衝突,而合理且有效的使用海洋,更能讓整個海洋社會生態更為健康,朝向人與海洋和諧共榮的目標邁進。
國外針對經濟蟹種的捕撈法規,很少以「總捕獲量」來規範,而多是從「抱卵」、「體長(甲殼寬)」來考量。萬里蟹也是參考台灣本土研究,依據 *最小性成熟的體長(甲殼寬),來逐步規範捕撈尺寸。根據我們的研究建議,花蟹、三點蟹的甲殼寬,從需達8公分(2014)拉寬至9公分(2022),石蟳的甲殼寬,從需達6公分(2014)拉寬至7公分(2022)。
*最小性成熟體長:指生物達到生殖腺成熟時的最小體長。
另一重點是將抱卵母蟹的禁漁期,從三個月(2014)拉長到五個月(2022)。主要因萬里三大蟹,多集中在秋冬進行繁殖,所以擬定自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,禁止捕撈、持有及販售抱卵母蟹。從歷年統計數字預估,新措施實施後,有五成以上的抱卵母蟹會被放回海中。
萬里蟹(海蟹)個體太小,無法像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類,以魚探機等機具偵測追蹤,但族群數量又龐大,行跡虛無飄渺,在缺乏海蟹從小到大的生活史資料與準確漁業統計下,所以沒辦法計算出「最大可捕獲量」。
同時,萬里蟹(海蟹)的生物特性,與黑鮪魚完全不同。黑鮪魚生活史漫長,每一尾成長,動輒花費十數年,當捕撈效率太好或捕撈過度,即容易造成物種瀕臨危機。
萬里蟹的生活史只有二至三年,因此生存策略是「以量取勝」,長至數個月大,即成熟到可進行繁殖,母蟹一次生產,就是數十萬粒卵。但這麼多蟹卵,真正能通過大自然各式考驗、長至成蟹的比例,根據學者的研究,只有數萬分之一。
身為生態系之一的人類,藉由捕撈海蟹,來攝取蛋白質營養,是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的一種形式。只是我們要思考的是,如何藉由人為管理,避免超過自然極限,合理地使用這些生態資源。
其實漁業資源匱乏的原因,不如想像中那麼簡單,「捕撈過度」只是其中之一,更多狀況與全球水象改變、海水升溫、生態變遷、環境污染……等因素息息相關。
從海洋保育的角度來看,只要物種能提高繁殖的機會,就是成功的作法。因此萬里蟹捕撈管制的重點,不是「限制能捕多少量」,而是「盡量讓海蟹長到能繁殖後代再捕撈」,所以根據螃蟹性成熟研究的數據,以體長來進行規範。
因為海蟹生態的習性,加上每年海洋變化,很難估計出族群數量,因此目前用來計算是否過度捕撈現象的方法,是採用CPUE及IPUE的數據。
CPUE是指每1000個投籠數所捕得的漁獲量。也就是每年不論漁夫出海作業的日數是多還是少,我們只看他投下去的蟹籠,能拉上多少量的螃蟹。而不是看每一年捕蟹船總共捕到多少。
IPUE是指每1000個投籠數捕到的螃蟹量,帶來多少收益。因為如果某段時間整體捕獲量少,必會牽動市場價格,有可能造成物稀為貴的效應;又如遇上漁獲量爆增,但品質不足,不代表漁夫一定加倍賺錢。
根據水產試驗所自2016至2022年初的追蹤調查(如圖),即使有短暫波動,但整體CPUE及IPUE都沒有明顯上升或下滑趨勢。這代表目前捕撈漁法及數量,是屬於有效利用,沒有造成海蟹資源匱乏的現象。
將禁捕抱卵母蟹的時間,從三個月拉長到五個月,約讓五成以上的抱卵母蟹被放回海中。再加上抓大放小的規範,應會導致海蟹整體捕獲量減少。我們參考過去四年的數據,預期萬里蟹在新的規範實施後,市場價格可能會上漲7%至10%。
萬里蟹漁夫則可能因出海作業成本(油料、人力、餌料、籠具更新)持續攀升、但總捕獲量被迫減少,面臨收益減少四分之一以上的現實窘境。
由於近十幾年來,對岸鼓勵造船、發展近遠洋漁業,加上作業海域又重疊,台灣近海常可見到來自對岸的漁船出沒,不論噸數或設備都勝過台船,而且主要施行拖網漁法,很容易造成相鄰萬里捕蟹船的籠具損失,受害漁船動輒兩周無法作業,一定會影響漁獲量。
目前蟳蟹類漁獲量的統計方式,不是靠公開的拍賣系統,而是靠漁民主動申報,影響因素真的太多。有可能是因當年作業天數減少,有可能是漁船做「卸魚申報」時不夠精準、以多報少,更有可能是因氣候變遷,導致海蟹改變迴游路徑等,這些都會造成捕獲總量的起伏變化。
萬里蟹真的愈捕愈少了嗎?目前沒有這個跡象。但我的回答,是根據科學研究與數據來做的判斷,也就是觀察CPUE及IPUE的統計,表示萬里蟹是被有效地捕撈及利用,效率是一致的。而不是光憑漁業報表的總量數字,來斷定地區漁業資源是否面臨匱乏。
最後,仍要呼籲各界漁民幫忙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,讓學研單位幫助大家做產業診斷!唯有以科學作為基礎,才能讓漁業管理可以有效,產業可以永續,造福全體漁民與國人。